Redis 在 2.8.9 版本添加了 HyperLogLog 结构。
Redis HyperLogLog 是用来做基数统计的算法,HyperLogLog 的优点是,在输入元素的数量或者体积非常非常大时,计算基数所需的空间总是固定 的、并且是很小的。
在 Redis 里面,每个 HyperLogLog 键只需要花费 12 KB 内存,就可以计算接近 2^64 个不同元素的基 数。这和计算基数时,元素越多耗费内存就越多的集合形成鲜明对比。
但是,因为 HyperLogLog 只会根据输入元素来计算基数,而不会储存输入元素本身,所以 HyperLogLog 不能像集合那样,返回输入的各个元素。
127.0.0.1:6379> PFADD my1 a a b c
(integer) 1
127.0.0.1:6379> PFADD my2 a a b c d
(integer) 1
127.0.0.1:6379> PFCOUNT my1 my2 //返回给定 HyperLogLog 的基数值,如果多个 HyperLogLog 则返回基数估值之和。
(integer) 4
127.0.0.1:6379> PFCOUNT my1
(integer) 3
127.0.0.1:6379> PFCOUNT my2
(integer) 4
127.0.0.1:6379> PFMERGE my3 my1 my2 //
OK
127.0.0.1:6379>
127.0.0.1:6379> PFCOUNT my3 //将多个 HyperLogLog 合并为一个 HyperLogLog,合并后的 HyperLogLog 的基数估算值是通过对所有 给定 HyperLogLog 进行并集计算得出的。
(integer)
应用场景:
1、网页的UV(一个人访问多次,也只算一个人)
传统方式 set保存用户的ID,然后统计setg中元素的数量作为标准,但是这种方式如果保存大量的用户ID,就会比较麻烦,HyperLogLog很好解决的计数问题,而且占用空间小,速度快
HyperLogLog在大量数据时有一定的错误率 0.81% ,如果允许容错,就选择HyperLogLog ,否则可以用set ,或者实现自己的算法程序。